07年原油价格统计数据_07年原油价格统计数据图
1.2000-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
2.请问 造成07年中国经济过热的根源在哪里
我国2007年至今的物价上涨 通胀压力加大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 是一种非典型性的通胀 具体原因有
1、供需失衡 比如食品行业 这是需求拉动型的通胀
2、成本拉动 比如原油铁矿等国际价格上升 新劳动法的执行 国内某些行业的价格上涨
3、国内投资过热 大量流动性流向楼市股市 流动性过剩导致通胀压力加大
4、国内突发事故灾难 如雪灾 地震等造成短期物价反弹压力
5、国际贸易失衡 巨额顺差的长期存在 外汇占款严重 RMB投放过多
6、RMB升值预期使得大量国际资本流入国内
自2006年第四季度起,尤其是2007年6月以来,我国迎来了新一轮的物价上涨,对社会各个阶层造成巨大的压力。同时,我国主要农产品价格也出现了近几年来少见的较大涨幅。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的分析解释,此次价格上涨是由诸多因素引起的,合理的价格上涨是对农业生产比较收益下滑的一种补偿。该课题组还认为,根据经济学原理,由于短期内粮食作物的供给和需求弹性都比较小,如果农产品价格在短期内大幅上涨,其所引起的需求下降程度不大,从而农民将因此受益。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固然不利于城市的中低收入群体,却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平衡城乡关系
但是,根据市场价格的连锁反应机制,农产品价格上涨必然导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随之上涨。目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涨幅较之于粮食等农产品价格的涨幅要大的多。同时,一些食品类价格大幅上涨,比如肉蛋类(猪肉、鸡蛋等)、奶制品类(牛奶、奶粉)等,农民的支出相对增加。因此,此轮价格上涨给农民收入带来的影响仍然值得商榷。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深入河南省许昌地区的长葛市和襄城县,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的形式来了解此轮物价上涨对当地农民增收的影响。
07-08年物价上涨的很厉害,明显通货膨胀;这和一直上涨的房价有很大关系,国家也在尽可能地防止经济危机,控制房价。
我以经济学和价格学的原理来解释一下,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具体的物价上涨原因有以下几点:
1.供求规律的长期表现形式为供不应求;
2.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 但是目前的情况是一年之内人民币对美圆的汇率上涨了5%,也就是增值了5%,现在我国的各种工业产品大部分是出口销售,国内自己人消费的其实很少,因为大家的钱都拿去买高价房了,谁还有多余的闲钱用来自己消费?
3.寡头垄断行业造成商品不能充分竞争;
4.国家宏观调控,包括提高或降低银行利率,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造成大量资金流入市场,刺激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必然带动物价上涨;
5.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是指太多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造成的超额需求状况; 其实通货膨胀有3种解释,这只是其中一种。
6.生产要素价格,其中土地是最关键的,属于不可再生。受国家严格控制,导致土地的取得成本大幅增加,因此,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带动其相关的产业链条同时受影响; 当然房地产价格上涨还有很大原因是因为炒房引起的。
7.国家财政购买力度,包括国家政策性银行,国家认为某种商品的价格高了,就减少对某种商品的购买,反之道理一样。
8.物价指数,资金具有投资回报率或资金价值,也就是折现率和本金化率.说白了就是未来的钱不如现在的"钱"值钱,未来同样的钱购买力不如现在买的东西多;
9.国际经济对我国有很大影响,包括外汇储备情况。目前我国大概有2000万亿美圆的外汇储备。自从加入WTO以来,跟国际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了。
10.这一条本人认为非常关键。美国大型金融投机集团对中国30年改革开放成果的掠夺。
中国外汇制度改革以来,尤其2007年,人民币对美圆上升5%,这是美国控制的。目的是象90年代对日本进行经济掠夺一样。举个例子:2006年1美圆=10元人民币,美国人在2006年用1美圆换了10元人民币,用这10元人民币买了上海一套房子,2007年上海房价翻一翻,美国人把房子卖了得到20元人民币,而2007年人民币升值,设1美圆换8元人民币了,美国人再将20元人民币换成美圆就是2.5美圆。如此可见,美国人的1美圆在一年时间就变成2.5美圆,他赚了中国多少?2.5倍的利润啊。而且这2.5美圆回到美国又可以继续投资美国,美国经济又可以发展了,美圆重新升值。还有1美圆换成人民币10元投资固定资产后,市场上就少了10元流通,中央银行就会发行10元人民币来弥补这个空挡,而这2.5美圆走了以后留给中国的却是市场上多了10元人民币,还不通货膨胀才怪。中国被掠夺后,人民币再度贬值。就跟日本一个结局,看着吧,朋友,有你哭的那一天......
2000-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
[原创]2007年物价的变化因素很多
1.国家对于市场的调控主要由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
我们可以发现,身边主要价格上涨的是食品.工业品价格相对维持稳定.根据国家的白皮书,我们可以看到07年我国的粮食产量相对以往有很大的上升,因此我个人认为影响粮食价格的因素除供需影响价格以外,还有国家要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这个政策的实施近几年以来不断深化,从免除农业税,到提高农产品的价格,政策对于价格影响很大,因此行政手段的作用更加突出.
2.根据国际市场影响,国际市场原料价格不断上涨,原油、煤炭等价格的变化,对原料进口国中国的国内产品价格有相当的影响。
3.为顺应目前经济的快速发展,CPI结构性上涨。
4.个为相对比较主要的是汇率的因素,众所周知,07年美国的次危机波及全球,美元贬值,人民币相对升值,使国家外汇储备相对减少,不利于产品的出口,因此国家取经济政策,向国际市场抛售人民币买美元,以通过供需关系来使人民币相对贬值,以维持外汇及出口;同时,国家再每得到1美元外汇的同时,向国内发行约8元人民币,人民币的发行过量,引起通货膨胀,也造成物价上涨。
请问 造成07年中国经济过热的根源在哪里
2000-2007年
为什么要把“九五”最后一年的,划在这个经济周期里,因为,2000年是一个小转折,经过了开始亚洲金融危机。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4%,扭转了自1998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持续下降的局面。由于积极的财政政策、启动消费市场、扩大内需的政策效果继续显现,国内需求不足的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受国际油价持续上涨的影响,国家相应地调整了国内原油基准价和成品油价格,带动了以石油为原料的加工产品价格回升,市场价格总水平出现反弹势头。
01-05年,“十五”期间,影响中国经济发展主要是中国外有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内有错综复杂的经济和社会矛盾。受美、日等国经济衰退的影响,全球经济一路下滑,国际金融市场动荡,股市低迷,汇市不稳。从2001年的“9·11”,到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不断,再加上海啸、油价上涨、美元汇率持续走低等天灾人祸,给本已疲软的世界经济雪上加霜。中国在2001年加入WTO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到2003年,中国经济结束了连续5年的反通缩,开始进入了新的经济增长期。然而,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和当年严重的旱涝灾害,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市场销售增幅明显回落、旅游业受到严重打击、交通运输量明显下降、出口订单减少、农产品销售受阻等等。2003年二季度GDP增长率从一季度的9.9%掉到了6.7%。
但“十五期间”,基本来看解决三农问题,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际竞争力增强。
直到07年,次债的正在到来(其实06年就暴露初问题了),加上中国楼市股市的泡沫严重,迎来了08的又一个转折,但我相信这次不会出现大问题,至少中国是的。中国经济一直是向好的。
至于美国在2000-今,发生了什么。我不讨论太多。我在我的课上和我的学生们说了很多。这段时间说的太多,我就简单的说一下财政方面。美国的布什的放松购房要求的刺激购房的政策,只是一个小小的导火线。这次次债危机,也至少一个更严重问题的表现。
这个更严重的问题,指的是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美国的经济增长主要增加了富人的收入,而中产阶级相对被挤压削弱。在医疗价格持续上涨的今天,一个年收入六万美元的三四口人的家庭,如果雇主不提供医疗保险,他们就买不起一年一万二美元到一万三美元的家庭保险。这就是为什么美国有4700万的人没有医疗保险。在银行条件松懈,中产阶级的经济实力被严重挤压,无法偿付的条件下,就爆发了这次危机。只有增强中产阶级的经济实力才是解决这场危机的治本之路。说白了,赚的少花的多,能不出问题么。
源于美国目前还没拿出更宏观一点的政策,我无法评论。只能发表一下个人的意见导向。个人认为:
一、政策的改革,大幅度削减社保,增加人们的工作年限以延迟其享受养老保障。
二、增加美国的储蓄。改变人们过度消费的观念。
这才是能够解决美国根本的东西。当然这只是作为经济学家的看法。但是民众觉得不会这么认为,而现在正临美国大选,政治导向会深刻的影响到美国的政策的。
以上除了参考了 十个五年 ,其余全部个人意见。
第一,目前我国经济过热的根源是投资和出口(根本上还是投资)过热;第二,我国居民消费历来对存款利息率(包括利息税)变化不敏感,而在储蓄和投资之间选择时对存款利率敏感。几年前开征利息税,目的是为了刺激消费和投资(或抑制储蓄)、增加财政收入。这些措施发挥了作用,但是,其目的很大程度上没有实现,投资的增长与利息税也基本上无关,倒是股市价格的上涨把居民储蓄存款拉出来了。如果说几年以前开征利息税理论上还有道理(尽管实际作用不大),取消也没有充足理由,那么,现在已经是经济过热了,正好是一个减的时机。尽管我国居民的消费实际上还是不足的,但是继续征收利息税也不起作用。加息和减利息税能改变负利率状况,从而能抑制投资,但是不会影响消费,因为本来消费对利率不敏感。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