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中国石油价格多少_昌都中国石油价格多少钱一升
1.沉积盆地性质分析
2.全国油气潜力与勘探领域
3.石油部系统的工作
横断山脉的走向是世界年轻山系之一。中国最长、最宽和最典型的南北向山系,唯一兼有太平洋和印度洋水系的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通常为川、滇两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区东部南北向山脉的总称。因“横断”东西间交通,故名。其范围界限有“广义”和“狭义”之说,按“广义”说,介于北纬22°~32°05′,东经°~103°,即东起邛崃山,西抵伯舒拉岭,北界位于昌都、甘孜至马尔康一线,南界抵达中缅边境的山区,面积60余万平方公里。境内山川南北纵贯,东西骈列,自东而西有邛崃山、大渡河、大雪山、雅砻江、沙鲁里山、江、芒康山(宁静山)、澜沧江、怒山、怒江和高黎贡山等。
地质与地貌 横断山脉位于中国西部地槽区与介于上述地槽区和中国东部地台区之间的康滇地轴。印支运动使区内褶皱隆起成陆,并形成一系列断陷盆地。盆地中堆积有侏罗系、白垩系地层。燕山运动又发生褶皱和断裂。直到第三纪中期,地壳缓慢上升,经受了长期剥蚀夷平,形成广阔夷平面。第三纪末期至第四纪初期,构造运动异常活跃,统一的夷平面变形、解体,岭谷高差趋于明显。第四纪经历多次冰川作用。区内丘状高原面和山顶面可连接为一个统一的“基面”,“基面”上有山岭,下为河谷和盆地;横断山脉岭谷高差悬殊。邛崃山岭脊海拔3000米以上,主峰四姑娘山海拔6250米,其东南坡相对高差达5000余米。大雪山主峰贡嘎山海拔7556米,为横断山脉最高峰。其东坡从大渡河谷底到山顶水平距离仅29公里,而相对高差竟达6400米之巨。沙鲁里山海拔一般在5500米以上,北部的高峰雀儿山海拔6168米。其西的江、澜沧江和怒江(即所谓三江),相距最近处在北纬27°30′附近,直线距离仅76公里。三江江面狭窄,两岸陡峻, 属典型的“V”字型深切峡谷,尤以江石鼓附近的虎跳峡为世界著名峡谷之一。
横断山脉山间盆地、湖泊众多,古冰川侵蚀与堆积地貌广布,现代冰川作用发育,重力地貌作用,如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屡见。同时,地震频繁,是中国主要地震带之一,著名的鲜水河、安宁河和小江等地震带都分布于本区。
气候土壤与垂直带谱 横断山脉气候上受高空西风环流、印度洋和太平洋季风环流的影响,冬干夏雨,干湿季非常明显,一般5月中旬~10月中旬为湿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5%以上,不少地区超过90%,且主要集中于6、7、8三个月;从10月中旬~翌年5月中旬为干季,降雨少,日照长,蒸发大、空气干燥。气候有明显的垂直变化,高原面年均温14~16℃,最冷月6~9℃,谷地年均温可达20℃以上。南北走向的山体屏障了西部水汽的进入,如高黎贡山东坡保山,年降水量903毫米,年均相对湿度70%,西坡龙陵分别为2595毫米和83%。
植被和土壤依气候、地势而变,从东南到西北,可划分为:①边缘热带季风雨林-红壤带。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带。③暖温带、温带针阔叶林-褐色土、棕壤带。④寒温带亚高山森林草甸-暗棕壤和亚高山草甸土带。其中第2带带谱结构最完整,具有从亚热带到永久冰雪带的所有分带。如贡嘎山东坡:①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黄红壤、黄棕壤带(海拔1000~2400米)。②山地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棕壤带(2400~2800)。③山地温带、寒温带暗针叶林-暗棕壤、漂灰土带(2800~
3500)。④亚高山亚寒带灌丛草甸-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带(3500~4400)。⑤高山寒带流石滩植被-寒漠土带(4400~4900)。⑥极高山永久冰雪带(4900米以上)。
和人文概况 横断山脉是中国重要的有色金属矿产地。其中江、澜沧江和怒江成矿带以有色金属为主的各种矿藏多达百种以上;在雅砻江和江交汇处一带的成矿带富含钒钛磁铁矿,如攀枝花地区是中国铁矿储量很大的地区之一,同时又是中国生产钒钛金属和其他有色金属及稀有金属的重要基地。横断山脉是中国主要水能分布区。如江以枯水位计算,干流落差达3000余米,包括支流在内,水能蕴藏量近1亿千瓦。
区内条件对动植物的生存发展极为有利。植被具有古北植物区系、中亚区系、喜马拉雅区系和印度马来亚区系多种成份。多古植物的孑遗种属,如乔杉、铁杉、连香树、水青树、珙桐等,特别是第三纪的古老植物种类如云杉属和冷杉属种类占全国一半以上。森林富饶而广布,是中国第2大林区──西南林区的主体部分。森林种类极为复杂。经济林木和果木丰富。盛产贝母、冬虫夏草、天麻、大黄、三七、麻黄等各种中药材。花卉种类更为繁多,尤以多种杜鹃花、报春花和山茶花为著。动物兼具东洋界西南区、古北界青藏高原区和北方华北区等多种成分,兽类、鸟类和鱼类约占全国总数一半以上;珍贵稀有动物属国家保护的有大熊猫、金丝猴、黑金丝猴、白唇鹿、牛羚、野牛、野象、长臂猿、小熊猫、班羚、林麝、豹、云豹、马麝、水鹿、藏雪鸡、绿尾红雉、血雉等。
横断山脉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除汉族外,有藏、□、纳西、怒、傈僳、独龙、普米、白、布依等20多个民族,多数地区人口密度低,目前区内工农业生产水平较低。
横断山脉是中国目前发现古猿化石地区之一,禄丰古猿化石和元谋猿人化石的发现,证明横断山脉是人类发源地之一
沉积盆地性质分析
在中国,有很多很棒的自驾游路线。我们习惯了城市繁忙的交通和闪烁的灯光。中国的公路沿线也有无数美丽的风景等着你。这是中国公路旅行中最美的公路路线。来看看吧!
一、独库公路
杜库公路是独山子至库车的公路,全长562.25公里。它的连接使南北距离从原来的1000公里缩短了近一半。它是一条风景优美的大道,是旅行者永恒的朝圣之地。
杜库公路穿越崇山峻岭和深谷之间,翻越四座终年积雪的大坂山,跨越10多条河流。三分之一的路段是悬崖,还有冻土路段。景色壮丽,气势磅礴。
独山子大峡谷,风雨冲刷,竹笋拔地而起。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惊叹。
坦布拉是一片草原,地貌原始丰富,远处是雪山,非常适合航拍。
那拉提草原的景色堪比瑞士,一年四季都能看到茫茫雪山。
巴音布鲁克草原,有著名的天鹅湖和九曲十八弯,水草丰美,牛羊成群,夕阳壮丽。
大小龙潭,不能错过的免费景点。
神秘的天山大峡谷,红褐色的峡谷陡峭、寒冷、连绵不断,是独库公路上最独特的风景。
由于地势险峻,气候多变,独库公路半年多处于封闭状态。有独山子、乔尔玛、巴音布鲁克、库车四个加油和食品供应站。六七月是旺季,八月容易下雨滑。
路线及景点:库车-天山神秘大峡谷-大小龙潭-铁力麦提达坂-巴音布鲁克草原-巩乃斯国家森林公园-那拉提草原-卓尔玛-根达坂、哈舍勒-独山子大峡谷-独山子。
二、川藏公路
川藏公路是中国最早的著名公路,也是最美的公路,被誉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川藏公路分为南北线。南线是著名的318国道,东起成都,西至拉萨,全长2146公里。北线为317国道,起点为成都,终点为西藏那曲,全长2030公里。川藏公路是中国最危险的公路,这辈子能开上318是无数人的终极梦想。
川藏公路是一条朝圣之路。沿途有壮丽的雪山,美丽的湖泊和广袤的草原。它要翻越无数座4000米以上的高山,穿越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景色原始壮美,人文璀璨。即使身体在地狱,眼睛在天堂,也能给人带来难忘的回忆。
贡嘎雪山,山中之王,蜀。
南巴瓦,中国最美的雪山。
蓝冰的雪山——萨申山神秘而迷人,宛如人间仙境。
米堆冰川是中国最美的冰川之一。
成立于1792年的银鸽袁静是世界上唯一一家仍然手工印刷经文的“印刷厂”。
林芝风景优美,被称为藏南。
在亚寺,每天清晨或傍晚,河水泛着金光,诵经声随风而来,犹如天籁之音。
位于昌都丁青的哲罗寺,在海拔4800多米的山顶上有一座寺庙,被称为离天最近的寺庙。
纳木错,古象雄文明的第一圣湖。
川南路线:成都-雅安-甘谷地-康定-新都桥-雅江-理塘-巴塘-芒康-左贡-邦达-八宿-然乌-波密-林芝-墨竹工卡-达孜-拉萨。
川北路线:成都-小金-丹巴-坝美-大悟-炉霍-色达-甘孜-尼玛岗-德格-江达-昌都-陆武旗-丁青-巴青-索县-那曲-当雄-拉萨
三、国道315
中国最美最孤独的路
这被称为中国西部最壮观的景观大道。公路起点是青海西宁,终点是新疆喀什的国道,全长3063公里。
沿着G315,无数世界级的西北风光,静谧迷人的盐湖,壮美的青海湖,一望无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神奇的柴达木盆地,一望无际的黄沙
G315国道也是一条人迹罕至的路。大漠戈壁一望无际,周围荒凉无人烟。行驶在这条路上,你仿佛进入了一个未来世界,一种独自流浪,做一次世界旅行的感觉油然而生。你会发现,孤独的世界也是一种美。
德里,海子0755年到79000年的一首诗,让一座荒凉的城市一夜成名。
肖丹湖,一个蓝宝石般的湖泊,宁静而神秘,是路边容易被忽视的景观。
大柴旦翡翠湖由几十个盐湖组成。从上帝的角度看,好像玉被留在了地球上。
南八仙鬼城,中国最大的丫蛋地貌,画面感极强,展现了沙漠的荒凉之美。
《网络名人》中的U型公路,蜿蜒伸向天空,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东台艾劲湖,碧蓝的湖水和乳白色的盐花,美如仙境。
优特水丫蛋,世界上唯一的水丫蛋,向世界展示了无与伦比的惊人之美。
西吉乃湖,315公路穿湖而过,将湖水一分为二,左右分明,奇特而美丽。
火星营地是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
比大柴旦翡翠湖更宽更绿的茫崖翡翠湖,是一个很少有人居住的隐秘之地。
艾肯泉(AikenSpring)是一个喷涌了数千年的地热喷泉,被称为地球的“恶魔之眼”。
路线及景点:西宁-青海湖-德令哈-大柴旦-翡翠湖-水丫蛋-南八仙鬼城-西太吉乃尔湖、西太吉乃尔湖-火星一号公路-石油小镇-冷湖-敖博良-茫崖翡翠湖-嘎斯库勒湖-艾肯泉
四、国道214
最低景观大道
与著名的318国道相比,214国道虽然名不见经传,却是一条神奇的景观大道。G214起于青海省西宁市,止于云南省澜沧县,全长2961公里。穿越青海、西藏、云南三省,其中云南大理至西藏芒康段,又称滇藏公路。
214国道穿越长江、黄河源头,从雪域高原到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一路经过梅里雪山、玉龙雪山、苍山、江峡谷、澜沧江峡谷、怒江峡谷。一路上不仅有惊艳的美景,还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迷人的民族风情。被称为“中国景观最丰富的国道”。
24国道从海拔4000多米的青海到海拔4000多米的西双版纳,相对高差3000多米。经历了热带、亚热带、高山温带、高山寒带四个气候分布带。一条公路穿越如此富饶的气候带,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吴起,这个鲜有游客踏足的地方,与众不同,远离喧嚣,被誉为“藏东的天堂”。
强巴林寺,始建于公元1444年,是康区藏传佛教格鲁派最大的寺庙。
三色湖,被当地人分别称为“**湖”、“黑色湖”和“白色湖”。
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宫东坝民居融合了不同的民族元素。
在芒康的盐井,可以看到最原始的手工晒盐方式。
梅里雪山,214国道旁,可以欣赏雪山壮丽的景色。
雨崩,梅里雪山脚下的童话世界和徒步天堂。
香格里拉,詹姆斯《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让人知道这是天堂。
大理,一个可以享受慢时光的地方。
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
具体路线:西宁-湟源县-共和县-兴海-玛多县-巴颜喀拉口-称多县-玉树县-囊谦县-陆武旗-昌都-邦达-芒康-盐井-德钦-丽江-剑川-大理-临沧-澜沧-景洪
五、伊昭公路
新疆又多了一条高速公路。其美丽的风景和崎岖的道路堪比杜库公路。这是赵毅高速公路。一旦你去了那里,你可以享受你的一生。
昭伊公路北起伊犁昭苏县沙特牧场,南至阿克苏温宿县沙特古道,全长180公里。一路上有无数360度转弯的惊险山路,险峻惊险,但风景也很美。
伊赵公路穿越雪峰和整个天山,这里隐藏着最灿烂的花海、最浪漫的草原、最原始的秘境、一望无际的戈壁草甸和终年不融的巍峨雪山。这是一条美丽、陡峭、壮丽的景观大道。
离伊宁最近的草原——托拉苏草原,广袤无垠,有着天堂般的美丽。
昭苏草原,夏天这里有一望无际的油菜花海,还可以看到马奔腾的壮观景象。
巫山的白石峰是最危险的一段,它的白色山峰突然升起,令人感动。
谷夏路是丝绸之路上最陡峭的通道,景色原始而壮丽。据说玄奘“灵山”西行就是在这里。所以也叫唐僧古道。
伊赵公路全年开放4个月,仅6月至9月开放,车程约3小时。去夏塔峡,要在伊宁办理边防证。
六、广西S325沿边公路
在广西与越南的边境上,有一条中国最美的风景公路,那就是广西的S325边境公路。起点是防城港市东兴市竹山村,终点是百色市那坡县何农村。途中经过东兴、防城、宁明、凭祥、龙州、大新、靖西、那坡等8个县市,全长约725公里。
S325公路沿边并不是一条热门路线,但这里百山交错,喀斯特地貌优美,人文景观独特,充满异域风情。这是一个美丽的景观走廊,地势险要,车辆少,路况具有挑战性。是经典的自驾骑行路线。
东兴金滩,以金砂闻名,日落时在阳光下闪着金光。
东兴竹山村是S325中越边境公路的起点,与越南芒街隔河相望,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西南端。
这里是清一号界碑,建于清光绪十六年。其大字庄严苍劲,显示出一种不可侵犯的浩然正气。
马鞍坳,盘山公路这一段有55个弯。据说这一段有28个“肘弯”,17个“背弯”。
友谊关,古称镇南关,是中国古代九大名关之一,镇南关大捷就发生在这里。
明园,这里喀斯特地貌的山峰比阳朔还要美,租一辆自行车,慢慢骑,欣赏湖光山色和美丽的乡村,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
德天瀑布,在国家地理杂志组织的评比中,德天瀑布位列中国最美的六大瀑布第二,仅次于西藏的藏布巴东瀑布。
从德天瀑布到京西,距离76公里。这一段让你体验中国最美的高速公路之一,何娜高速公路的最佳路段。几年前,这条高速公路被外媒称为世界上最美的高速公路。
京西是一个很吸引人的小城,干净整洁,价廉物美,环境很好。
鹅泉,西南三大名泉之一,德天瀑布的源头。
路线及景点:竹山村-东兴市-九龙潭漂流景区-马鞍坳-董重镇-顺风坳-法卡山-萍乡市-友谊关-硕龙镇-德天瀑布-龙邦港-虎跳峡-那坡县何农村。
七、雅西高速
“云中高速公路”
雅西高速是四川雅安至西昌的一条高速公路,全长240公里。雅西高速公路盘旋在群山之间,几乎全部由270座桥梁和25条隧道连接。海拔从600米上升到3200米。行驶在这条路上,犹如在云端飞翔,是真正的“天道”。
雅西高速穿越了高山、大渡河、安宁河等河流,以及12条地震断裂带。因此,这条高速公路也被称为世界上环境最恶劣、工程难度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高速公路之一。
双螺旋隧道,原地盘旋上升360度。
巴金沟大桥,长1140多米,高220多米,号称“高墩”。
雅西高速穿过美丽的汉源湖。
雅西高速很美,但很多开车路过的人并不觉得那么惊艳。其实他们为了赶时间,常常会错过路边的风景。
路线:雅安-堆岩镇-雨城区-荥经-汉源-石棉-泸沽镇
八、海南东线旅游公路
海南有着迷人的热带风情,椰风海韵,碧海蓝天,最吸引人的是海南东线旅游公路,集中了海南文化和风景的精华,被称为中国加州一号公路。
海南东路旅游公路北起海口,经文昌、琼海、博鳌、万宁、陵水至三亚,全长400多公里,浓缩了海南文化和滨海风光的精华,还有不可错过的美食。
蜈支洲,风景优美,海底丰富,休闲项目多。
亚龙湾沙滩平坦,海水清澈,适合游泳,是三亚最好的沙滩。
号称全国海岸的塘湾,海岸线很长,但不适合游泳。这里是三亚最时尚的湾区,豪华酒店云集。
后村,一个淳朴的海边渔村,有很多漂亮的民宿,可以感受到悠闲的度氛围。
中国第一个海岛型5A景区——分界岛,是最适合潜水的度胜地之一。
清水湾海沙细腻,海水清澈,设施齐全,是陵水最好的海湾。
代道,文艺青年最喜欢的打卡点。
陵水酸粉,一种细如粉条的粉末,酸辣可口。
东线旅游公路万宁段全长35公里,串联起日月湾、石梅湾、南燕湾、神州半岛、山琴湾等众多美丽海湾。堪称东线滨海旅游公路的精华。
大洲岛,一艘长眠于此的古沉船,静静地矗立在此地,被称为沉船湾。
海南最美的世界级海湾石湾,是**《消失的地平线》的外景地。
神州半岛,一个阳光明媚的半岛,四季如春,拥有美丽的双海湾,是万宁最受欢迎的度胜地。
万宁东山羊和乐和蟹都是海南四大名菜,后安粉是海南四大名粉之一。
博鳌湾,琼海最具魅力的度胜地,这里的“海的故事”、“老房子”、“孟超船夫”都是充满海洋文化和浪漫风情的街区。
月亮湾全长11公里,是一个原生态的海湾。
东郊的椰林、椰树、大海、沙滩构成了一道美丽的海滨风景。
文昌鸡是海南最著名的美食,它嫩滑肥而不腻。文昌鸡一定要在文昌尝一尝。
九、苏花公路
巧妙的空中走廊
中国东海岸公路是世界上最美的景观公路,其中最精华的路段是苏花公路,起于宜兰县苏澳镇,止于花莲县花莲市。公路沿着海岸线修建,全长118公里,一边是蔚蓝广阔的太平洋,一边是悬崖峭壁。沿途风景优美,景点众多。
清水崖,1000多米高,直入太平洋,宛如一条空中走廊。仰望悬崖,远眺汪洋大海,海岸线格外壮观,震撼人心。它是整个苏花公路上最美的地方,也是世界上风景最好的公路之一。
花莲七星潭,这里有美丽的弧形海湾,碧蓝的海水,海天一色,迷人的景色令人陶醉。
乌石壁,位于宜兰县苏澳镇,是一个狭长的海角,突出于雄伟的海洋,形似象鼻,形成于四亿年前。
全国油气潜力与勘探领域
昌都-思茅盆地一般指中新生代红色碎屑沉积盆地,其位于昌都-思茅地块上。昌都-思茅地块是经晋宁和加里东两大构造旋回形成的盆地,经山脉之间的相互转换,到晚古生代才稳定下来。由于新生代沉积地层的大面积覆盖,元古宙和早古生代地层出露很少,早期盆地转换的历程,其信息保存很少,因此,笔者主要对晚古生代及其以后的盆地形成与演化进行讨论。
(一)晚古生代盆地性质分析
泥盆系是昌都-思茅稳定地块的第一个沉积盖层,据昌都盆地下泥盆统觉拥组的砂岩骨架颗粒矿物成分Qm-F-Lt判别图,投点落入再旋回造山带物源区(图9-1),反映昌都盆地晚古生代沉积是建立在加里东造山带基础上,并一直处于稳定地块形成演化阶段,属克拉通内浅海盆地。
图9-1 觉拥组砂岩骨架颗粒判别图(Dickinson,1983)
A—陆块物源区;B—再旋回造山带物源区;C—岩浆岩物源区;Qm—单晶石英;F—单晶长石;Lt—岩屑样品:1—觉R11;2—觉R12;3—觉R11
(二)中生代盆地性质分析
中生代昌都思茅盆地经历了中三叠世—早侏罗世及中侏罗世—晚白垩世两个构造旋回,盆地则完成了从伸展裂陷到弧背或前陆盆地坳陷的构造属性转化。
1.砂岩碎屑成分与盆地构造背景
陆源碎屑成分是板块构造背景控制下的物源区与沉积盆地有机结合和配置的产物。用Dickinson(19)矿物成分统计法,对本区中生代砂岩样品进行骨架矿物成分统计,将统计结果投入Q-F-L图上,投点大多落入再旋回造山带物源区(图9-2),这与中生代本区两侧分别为江-哀牢山造山带及澜沧江造山带的构造地质背景密切相关。按板块构造部位来源建立的碎屑沉积模型图解(图9-3),表明本区晚三叠世的样品多属于裂谷和断陷盆地型,中侏罗世至晚白垩世的样品属于稳定克拉通内浅海盆地型。
从中三叠世、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中侏罗世和白垩纪不同时间阶段的沉积特征上看,中三叠世的沉积仅出现在盆地两侧俯冲山系的后缘,发育有厚度巨大的火山岩建造,盆地显示出造山带后缘伸展裂谷的特点。晚三叠世磨拉石及滞后型弧火山岩及煤系地层的发育,表明了山脉的急剧抬升和板块的后继俯冲,盆地两侧山脉开始出现构造反向、盆地显示为前陆坳陷特征。而在中侏罗世白垩纪阶段,盆地内沉积由海相向陆相的过渡及膏盐层的发育,坳陷盆地具不断萎缩的特点。
图9-2 Q-F-L关系图(据Dickinson,1985)
Ⅰ—陆块物源区;Ⅱ—再旋回造山带物源区;Ⅲ—岩浆岛弧物源区
图9-3 Q-F-L图解中碎屑沉积模型
(据Valloni and Maynard,1985;孟祥化,1992)
CR—稳定克拉通内浅海盆地型Q95F3L2;TE—被动边缘型Q62F26L12;LE1—活动陆缘消减带型Q15F53L32;LE2—活动边缘转换断层型Q34F39L27;BA—弧后盆地型Q20F29L51;FA—弧前盆地型Q8F17L75;RF—裂谷及断陷盆地型Q70F20L10
2.砂岩化学成分与盆地构造背景
按M.R.Bhatia(1983)砂岩大地构造环境的化学成分判别图解,本区中生代砂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判别分析并投图(图9-4),投点绝大多数落入被动陆缘区,而本区中生代为陆内环境,因此,经综合分析其属性为大陆裂谷盆地和克拉通盆地。同时,从图9-4中尚可看出,J2—K2的样品较T3—J1的样品更远离活动区,表明稳定性更高,前者可能为稳定的克拉通盆地,后者为次稳定的断陷盆地,这与利用砂岩碎屑成分的判别结果相一致。
图9-4 砂岩大地构造环境的化学成分判别函数图解(据Bhatia,1983)
1—E1样品;2—J2—K2样品;3—T3—J1样品
3.砂岩的微量元素与盆地的构造背景
砂岩的微量元素La、Th、Zr、Nb、Y、Sc、Co和Ni等不活泼元素,在研究砂岩物源区和判别构造环境上具有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判别沉积盆地构造环境的一系列图解(M.R.Bhatia,A.W.Crook,1986)。本区中生代砂岩的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投入La/Y-S/Cr关系图中,大多数投点落入被动大陆边缘区(图9-5),还应包括裂谷及稳定克拉通盆地。
图9-5 w(La)/w(Y)-w(Sc)/w(Cr)(据Bhatia and Crook,1986)
A—大洋岛弧;B—大陆岛弧;C—活动大陆边缘;D—被动大陆边缘。1—E1样品;2—J2—K2样品;3—T3样品
图9-6 三叠纪火山岩ATK图解
(据赵崇贺,1989)
Ⅰ—大洋玄武岩区;Ⅱ—大陆玄武岩、安山岩区;Ⅲ—岛弧造山带玄武岩、安山岩区。a—印度洋底玄武岩;b—中国东部新生代大陆裂谷玄武岩,c—世界主要地区玻镁安山岩区。1—T3火山岩;2—T2火山岩
4.火山岩化学成分与板块构造环境
从适合于中基性岩类的ATK图中(图9-6)可以看出,本区中三叠世至晚三叠世中基性火山岩的投点主要落入大陆玄武岩、安山岩区,既带有大陆裂谷特点,又具有岛弧造山带的特征,体现了碰撞后裂谷及板块后继俯冲所持有的双重性质。
上述多项判别表明,本区在中三叠世至早侏罗世时期具有一定的活动性,属于碰撞后裂谷和后继俯冲作用产生滞后型弧火山活动阶段,而中侏罗世至晚白垩世时期本区则相对稳定,属于克拉通内的坳陷盆地。
由于上述砂岩沉积时的构造环境判别图解适用于洋陆分异的板块构造阶段,本区中生代时昌都-思茅地块已进入板块汇聚后的陆内发展阶段,被动边缘环境实际已不存在,砂岩的形成只是反映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和物源主要来自造山带。
(三)新生代盆地性质分析
昌都-思茅盆地于新生代主要发育第三纪盆地,第四纪盆地仅零星分布。而第三纪盆地均属于走滑拉分盆地,如昌都地区第三纪贡觉、囊谦盆地,兰坪思茅地区第三纪兰坪-云龙盆地,江城-勐腊与镇源盆地(李兴振等,1991,刘增乾等,1993)。
上述形成于古新世—中始新世末的走滑拉分盆地,其普遍发育湖相蒸发盐建造,并出现较多的滑塌角砾。在江城地区上述岩系中夹大量中基性火山凝灰岩及凝灰角砾岩(帅开业,1987);而形成于晚始新世—上新世的盆地,由于受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作用的影响,本区遭受了强烈的挤压变形,在走滑拉分及冲断压坳作用下形成挤压型走滑盆地及逆冲推覆构造,并产生有与幔壳之间的滑脱作用有关的浅成小型碱性岩侵入。
第四纪盆地分布较零星,主要沿NNW向断裂及河流叠置在下伏地层之上,盆内主要为河流、湖泊相沉积物。
石油部系统的工作
一、油气潜力
(一)主要盆地石油潜力
总体上看,我国沉积盆地发育,油气丰富;中、新生代盆地以陆相为主,古生代盆地以海相为主,盆地经过多期叠加和改造,油气成藏和分布规律复杂,地质认识逐步深化,勘探发现呈阶段性,发展空间广阔。
截至2005年底,全国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57.98×108t,探明程度33.72%。待探明石油地质量为507.03×108t,占总地质量的66.28%,待探明石油可量为142.40×108t,占总可量的67.16%。
石油探明储量主要集中在渤海湾、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珠江口和柴达木等7大盆地,平均探明程度41.42%。待探明石油地质也主要分布在这7大盆地,渤海湾盆地最多,为112.74×108t;其次为塔里木和鄂尔多斯盆地,分别为69.13×108t和54.00×108t。7大盆地待探明石油地质量共计339.62×108t,占全国的66.98%。渤海湾盆地待探明石油可最多,达28.43×108t;其次是塔里木和松辽盆地,分别为21.77×108t和19.15×108t。7大盆地探明石油可量共计100.44×108t,占全国的70.53%(表6-2-1)。
表6-2-1 全国石油盆地分布表 单位:108t
续表
(二)主要盆地天然气潜力
截至2005年底,全国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4.92×1012m3,探明程度14.05%。待探明天然气地质量为30.11×1012m3,占总地质量的85.95%,待探明石油可量为18.94×1012m3,占总可量的85.%。
天然气探明储量主要集中在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东海、柴达木、松辽、莺歌海、琼东南和渤海湾等9大盆地,平均探明程度16.24%。待探明天然气地质也主要分布在这9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最多,为8.14×1012m3;其次为四川和东海盆地,分别为4.15×1012m3和3.53×1012m3。9大盆地探明天然气地质量共计24.34×1012m3,占全国的80.83%。待探明石油可塔里木盆地最多,为5.36×1012m3;其次是四川和东海盆地,分别为2.61×1012m3和2.41×1012m3。7大盆地探明石油可量共计15.49×1012m3,占全国的81.78%(表6-2-2)。
表6-2-2 全国天然气盆地分布表 单位:1012m3
(三)低勘探程度地区潜力
我国115个盆地中Ⅰ类盆地和Ⅱ类盆地石油地质量为664.42×108t,天然气地质量为32.01×1012m3,分别占总量的86.85%和91.39%;低勘探程度盆地(Ⅲ类和Ⅳ类盆地)石油地质量为100.59×108t,天然气地质量为3.02×1012m3,分别占总量的13.15%和8.61%。
低勘探程度盆地中,有石油探明储量的只有彰武、百色、三水、景谷和台西—台西南5个盆地,有天然气探明储量的是百色、陆良、保山、三水和台西—台西南5个盆地。
陆上低勘探程度盆地待探明石油地质为100.33×108t,占总地质量的99.75%;待探明石油可量为21.29×108t,占总可量的99.78%。待探明石油主要分布在青藏区的羌塘、措勤、伦北、可可西里和江孜盆地,中部的河套、银根和巴彦浩特盆地,每个盆地的待探明地质量大于2×108t。待探明天然气地质量为30116.98×108m3,占总地质量的99.86%;待探明天然气可量为17593.70×108m3,占总可量的99.86%。待探明天然气地质主要分布在青藏区的羌塘、昌都、措勤和比如盆地以及南方区的楚雄、思茅盆地,每个盆地的待探明地质量大于2000×108m3。
其中,青藏地区19个盆地待探明石油量为68.9×108t,占全国13%,其中羌塘、措勤盆地分别为51.11×108t;待探明天然气地质量为1.7×1012m3,占全国的4.8%。该区认识程度低,是今后20年油气勘探开发的战略前景区。
海上低勘探程度盆地待探明石油地质为11.22×108t,占总地质量的99.56%;待探明天然气地质量为8653.75×108m3,占总地质量的93.37%。除了台西—台西南盆地有少量油气储量,其他盆地尚未有商业油气储量的发现。
此外,南海南部海域传统疆域内油气丰富,石油地质量和可量分别为130×108t、43×108t;天然气分别为8.8×1012m3、5.5×1012m3,主要分布在曾母、万安、北康、中建南、文莱—沙巴等盆地。该区地缘政治复杂,周边国家在我国传统疆域线两侧均进行了大规模的油气勘探开发。其中,14%的石油正在被周边国家开发;52%的石油处于周边国家已招标和拟招标区域内;余下主要分布在深水区,勘探开发面临诸多风险。如若能在未来妥善解决区域合作问题,并具备了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技术,则这一地区将有望成为我国油气勘探开发的又一战略前景区。
(四)石油可储量增长潜力
1.提高收率技术在不同勘探开发阶段中的作用
在常规油田开发中、后期,低渗透油田开发早、中期,特低渗透、超低渗透油田开发早期、初期,提高收率技术手段开始不断应用,不断提高油田收率,增加可储量。可储量随着开发技术进步不断增加。
一般而言,在油气的勘探开发过程中,可储量的增长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在勘探的早期,可储量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新区勘探所获得的储量,油气开依靠地层的自然能量,除非在某些储层条件较差的地区,如鄂尔多斯盆地,开发的初期就需要取注水等增产措施;在勘探的中期,可储量的增长既来自于新发现的储量,又来自于提高收率技术的应用,且后者的比例随着勘探程度的增加而不断提高,如大庆油田三次用技术的应用;在勘探的后期,新发现储量大幅度减少,可储量的增长主要来自于老油田的扩边和提高收率所增加的储量。
2.提高收率技术的实际应用
(1)油藏精细描述挖掘剩余油、提高收率。
胜利油田对于整装构造油藏,通过细分韵律层,完善韵律层注井网;利用水平井技术挖掘正韵律厚油层顶部剩余油;优化小油砂体注方式。预计钻加密调整井335口,覆盖地质储量1.7534×108t,可增加可储量385×104t,提高收率2.2%。
对于高渗透断块油藏,通过细分开发层系、挖掘层间剩余油;完善复杂小断块注井网,实现有效注水开发;利用水平井挖掘边底水、薄油层油藏的潜力。预计钻加密调整井1285口,覆盖地质储量7.09×108t,可增加可储量1500×104t,提高收率2.1%。
对于中低渗透油藏,通过开展低渗透油藏渗流机理研究,优化合理注井距,确定优化压裂参数,改善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预计通过整体加密、完善注井网等措施,覆盖地质储量2.5×108t,可增加可储量650×104t。
(2)稠油热新技术提高收率。
辽河油田曙一区超稠油探明地质储量近2×104t,目前已建成近300×104t的原油生产规模,2006年预计年产原油275×104t,占辽河原油年产量的近1/4,平均单井吞吐已达到9.2个周期,产量递减严重,已处于蒸汽吞吐开的后期。2005年启动了SD技术开曙一区超稠油的先导试验项目。到2006年12月,曙一区杜84块馆平11.12井组正式转入SD技术生产已超过300天。此期间原油产量稳定,日产原油达到120t,预计到年底可累计生产原油10×104t以上,标志着SD先导试验在辽河油田初步获得成功。
辽河油田已经开发的区块中,可运用SD技术进行开发的总量达1×108t,SD规模化实施后,预计可增加可储量3250×104t,将这些区块的收率由以前的23%提升到50%左右。
辽河油田规划2007~2008年转SD开发的有101个井组,实现曙一区超稠油馆陶油层、兴I组、兴VI组SD整体开发,建成200×104t原油生产规模,并稳产3年,在年产150×104t以上的规模稳产7年,提高收率30%。到2010年,SD的原油产量将达到190×104t,与蒸汽吞吐对比,增加原油产量112×104t,对辽河油田稳产1200×104t的生产规模的贡献率近10%。通过规模实施和试验,如果达到预期效果,辽河油田SD井组将达到260~300个,SD在辽河稠油开发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三次油技术提高收率。
截至2006年9月25日,大庆油田依靠自主创新,用世界领先的三次油技术累计产油突破1×108t,成为世界最大的三次油技术研发、生产基地。
大庆油田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发三次油技术,至今已有40年历史。12年,三次油技术第一次走出实验室,被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提高收率5.1个百分点,注入每吨聚合物增产原油153t。1996年,三次油技术首次在萨尔图油田实现了工业化生产,自此,以聚合物驱油为主导的三次油技术应用规模逐年加大。
到2006年8月,大庆油田已投入聚合物驱工业化区块35个,面积达到314.41km2。动用地质储量5.2×108t,总井数5700多口。三次油技术连续5年产油量超过1000×104t,2006年三次油年产量达到1215×104t,占大庆油田年原油总产量的27%,工业化区块提高收率12个百分点,达到50%以上,相当于找到了一个储量上亿吨的新油田。并可少注水5×108m3,少产水30×108m3。
此外,三元复合驱油技术已从室内研究、先导试验发展到工业化试验,能比水驱提高收率20个百分点以上。泡沫复合驱是继聚合物驱和三元复合驱之后提高收率研究取得的最新进展。室内和矿场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能比水驱提高收率30个百分点左右。
(4)低渗透率油气藏提高收率。
我国油气新增储量中低渗储量比例逐年提高,其中,中石油当年探明低渗储量占探明总储量的比例已上升到近70%,低渗油气藏的有效开发对油气产量的影响日益重要。
鄂尔多斯盆地的长庆油田,属于国内典型的低渗透、特低渗透油田。长庆油田取地层压裂、酸化及油层注水和储层改造等技术,根据不同区块取特色开发模式,使低渗透油气田得到了高效开发。先后将低渗储层极限推至10毫达西,进而1毫达西,目前工业性开发0.5mD超低渗油藏,并正在进行开展了0.3毫达西超低渗油藏开发试验研究。低渗透油气田的开发使原来一大批难动用储量获得了解放,油气产量快速增长。随着原油产量连续6年以百万吨的速度增长,截至2006年底,长庆油田原油产量达1100×104t,成为又一个千万吨级大油田。
苏里格气田位于内蒙古境内的毛乌素沙漠,探明储量5336×108m3,为目前我国储量规模最大的整装气田。该气田属于非均质性极强的致密岩性气田,呈现出典型的“低渗、低压、低丰度、低产”特征,经济有效开发的难度非常大。经过长达5年的前期攻关试验,长庆油田公司创新集成了12项经济有效开发特低渗气田的配套技术,使苏里格气田规模有效开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006年11月22日,苏里格气田天然气处理厂竣工投运,当年建成的15×108m3产能、30×108m3骨架工程全部并网生产,实现了向京、津地区及周边城市供气。12月28日,苏里格气田外输天然气达到304×104m3,标志着这个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的气田具备了年产10×108m3的能力。
3.收率的动态性
从一次油到二次油、三次油,石油收率逐步增加;随着提高收率技术的不断进步,石油收率还在不断提高。石油收率具有随着油阶段的变化和油技术的提高不断提高的特点。
根据2005年全国油气矿产储量通报,2005年全国石油新增地质储量9.54×108t,新增探明可储量1.71×108t,标定的收率不到18%,而同期我国石油水驱收率的平均值超过24%,标定的收率偏低,我国目前个别盆地的标定石油可储量比实际值小,已经出现石油储比接近1∶1的情况,如珠江口盆地。随着技术进步,现有的地质储量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可转化为可储量。如果可储量的标定还一成不变,会使可储量与实际值的偏差越来越大。
4.本轮评价的可系数取值与目前收率相当
新一轮全国油气评价的石油可系数平均值为27.72%,与目前石油收率27.11%相当,其中,10个重点盆地的石油可系数为28.70%,其他盆地的石油可系数为24.16%。
其中,低品位,包括低渗碎屑岩、低渗碳酸盐岩和重(稠)油,其可系数取值范围为10%~16%,比常规油的可系数低5%~20%。低勘探程度的中小盆地,可系数一般取相应评价单元类型可系数标准的最低值。青藏地区诸盆地,可系数也取相应评价单元类型可系数标准的最低值。海域油气技术可系数取值也适当偏小。总体上,本轮评价石油可系数取值可靠,对可量的评价留有一定余地。
5.进一步提高收率潜力
提高收率技术大体可分为两类。其一为注水提高收率技术(IOR),包括注井网调整提高收率技术和注结构调整提高收率技术,IOR以水驱技术为基础,其挖掘对象主要为未被水波及的、大尺度的原油富集地带的剩余油;其二为三次油提高收率技术(EOR),EOR通过改变驱替机理来提高收率,其挖掘对象以水驱后高度分散的小尺度剩余油为主。
目前,我国石油的平均收率为27.11%,其中,鄂尔多斯盆地石油的平均收率为17.87%,渤海湾盆地为23.72%,松辽盆地为38.38%,塔里木盆地为20.1%。根据中石油和中石化的《中国陆上已开发油田提高收率第二次潜力评价及发展战略研究》(2000)研究成果:通过各种提高收率方法技术,鄂尔多斯盆地石油收率可以提高10.1%,达到27.%;渤海湾盆地提高12.84%,达到36.56%;松辽盆地提高16.48%,达到54.86%;塔里木盆地也可提高10%,达到30.1%。在提高收率技术条件下,按平均收率提高10%,全国石油的平均收率可达到37.11%(表6-2-3)。
表6-2-3 石油可系数与收率对比表
二、勘探领域和目标
(一)勘探领域
1.陆相领域
(1)高勘探区。
高勘探区是指勘探时间长,勘探程度高,探明率大于50%,精细滚动勘探发现储量比例较大的油区。目前老油区主要包括渤海湾盆地,松辽盆地的长垣、三肇、扶新,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以及苏北、南襄、江汉等盆地和地区。统计表明,目前高勘探区每年提交的石油探明储量占全国年增储量的1/4左右,石油产量占全国年产量的2/3,高勘探区在未来发展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据评价,高勘探区共有石油地质量为149×108t、天然气地质量为1.54×1012m3。截至2005年底,已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10×108t、天然气地质储量0.28×1012m3,油气探明率分别为74%和18%。尚有石油地质量为40×108t、天然气地质量为1.26×1012m3有待发现,分别占全国待探明量的8%和4%,还有一定的油气潜力。
近年来,高勘探区精细勘探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思路和做法,重新认识油气分布规律,转变思路拓展油气勘探领域,积极推广应用先进实用技术,油气勘探取得了显著效果。例如,冀东滩海老堡南1井在奥陶系及中浅层东营组试油获高产工业油流,初步形成一个4×108t级的勘探大场面;大港南部滩海也有多口井获高产油气流,形成一个亿吨级储量规模的勘探场面。高勘探区主要勘探目标为岩性地层油气藏,主要探索领域为深层。
(2)中西部前陆盆地。
前陆盆地主要发育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包括准噶尔盆地的西北缘、南缘,塔里木盆地的库车、塔西南,吐哈盆地北缘、柴达木盆地的北缘,西南地区,酒泉盆地南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四川盆地的川西龙门山、川北米仓山—大巴山和楚雄盆地等前陆盆地。前陆盆地油气比较丰富,目前勘探程度总体还比较低,仍处在现的早期。全国前陆盆地共有石油地质量为62×108t、天然气地质量为7.09×1012m3。截至2005年底,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5×108t、天然气地质储量0.75×1012m3,待探明石油地质量为37×108t、天然气地质量为6.24×1012m3,分别占全国待探明量的7%和20%,油气潜力还很大。
由于前陆盆地地表地形复杂、地下构造复杂,地震施工、解释及钻探难度都很大,目前除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库车坳陷勘探程度较高并且尚有较大的勘探潜力外,其余盆地勘探程度还很低,勘探潜力很大,应加强技术攻关,加大勘探投入,争取早日突破。今后的勘探重点是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南缘,酒泉盆地,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西南缘的昆仑山山前,四川盆地西缘、西北缘、吐哈盆地等。
(3)大型陆相凹陷和其他中低勘探领域。
鄂尔多斯上古生界及中生界,准噶尔盆地腹部以及大量的中新生代中小盆地均属于中低勘探程度陆相含油气领域或盆地。由于盆地构造圈闭不发育,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和中生界石油主要赋存在岩性地层圈闭中。准噶尔盆地腹部丰富,但目的层埋藏深,油气成藏规律复杂,勘探难度大。大量陆相低勘探中小盆地还有一定潜力,需要进一步探索。
2.近海盆地
近海盆地主要生油层系为陆相沉积,主要产油层系在渤海湾为陆相沉积,在珠江口等为海相沉积为主。近海盆地具有陆相—海相过渡性质。
近海盆地包括渤海湾海域、珠江口、北部湾、莺歌海、琼东南和东海等6个盆地,这些盆地已进行钻探,发现了油气田,并投入了规模开发,勘探程度较高。据评价,近海较高勘探程度盆地共有石油地质量为96.09×108t、天然气地质量为7.17×1012m3。截至2005年底,已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4.07×108t、天然气地质储量0.48×1012m3,油气探明率分别为25.06%和6.64%,尚有石油地质量为72.01×108t、天然气地质量为6.7×1012m3有待发现,分别占全国待探明量的14%和22%,油气潜力较大。
盆地具有陆相—海相过渡性质。近海盆地勘探程度较松辽、渤海湾等老区低,勘探潜力大,例如,渤海湾海域近年来相继发现新近系大油田,证实了该地区潜力的存在。近海盆地目前还处于构造圈闭勘探阶段,岩性地层圈闭勘探刚刚起步。除了已发现的构造类型外,在新近系、古近系的构造—岩性复合类型圈闭、地层和大型岩性圈闭,都可望获得新的发现。
3.海相领域
我国的鄂尔多斯、塔里木、四川等盆地广泛发育海相地层,西藏地区中生界、华南克拉通早中三叠世以下地层也为海相沉积。
近年来,在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盆地海相领域获得了一系列重要发现和突破,展现了海相领域良好的勘探前景。在塔里木盆地发现了轮南—塔河10×108t级奥陶系碳酸盐岩风化壳大油田以及哈得逊、塔中4、东河塘石炭系海相砂岩油田;在四川盆地东北部开江海槽两侧的天然气勘探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找到了普光、罗家寨等气田。
据评价,海相领域石油地质量为99×108t左右、天然气地质量为8.17×1012m3。截至2005年底,已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为11×108t、天然气地质储量为0.66×1012m3,油气探明率分别为11%和8%。尚有石油地质量为87×108t、天然气地质量为7.51×1012m3有待发现,分别占全国待探明量的17%和25%,油气潜力还很大。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渤海湾等大型含油气盆地海相领域都有发现经济储量的良好前景,将成为我国陆上未来油气勘探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之一。
(二)勘探目标
1.主要勘探圈闭类型
我国主要含油气盆地的圈闭发育特点不同,其中构造圈闭与岩性地层圈闭均衡发育的盆地居多,构造—岩性地层复合圈闭为主的盆地次之,岩性地层圈闭为主的盆地较少。
盆地的不同类型圈闭的勘探程度差别较大,塔里木、准噶尔、珠江口、渤海海域、琼东南、莺歌海、东海等盆地,圈闭发育均衡,目前部分盆地处于构造勘探早中期,部分盆地处于构造圈闭勘探中期,岩性地层圈闭勘探均处于早期或起步阶段,勘探的主要目标还是构造圈闭,岩性地层圈闭处于逐步加强阶段。
松辽、渤海湾陆上等盆地处于勘探中期,圈闭发育均衡,目前处于构造圈闭勘探晚期,岩性地层圈闭勘探中期或早中期,主要勘探目标为岩性地层圈闭。
鄂尔多斯等盆地为构造圈闭不发育,以岩性地层圈闭为主的盆地,目前处于构造圈闭中期,岩性地层圈闭勘探早中期。主要勘探目标为岩性地层圈闭。
四川、柴达木等盆地,为构造—岩性地层复合圈闭为主的盆地,处于构造圈闭勘探中期,构造—岩性地层勘探早中期,主要勘探目标为构造—岩性地层复合圈闭(表6-2-4)。
另外大量中小含油气盆地的构造—岩性复合圈闭也是主要勘探目标。
表6-2-4 主要含油气盆地勘探阶段表
2.潜在储量增长领域
大中型盆地深层和海域中低勘探程度盆地是今后油气储量的主要潜在领域。其中石油勘探的潜在领域有渤海湾盆地滩海和海域、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以西、准噶尔盆地古生界、珠江口盆地北部坳陷带等。
天然气勘探的潜在领域有松辽盆地深部断陷、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四川盆地下古生界、塔里木和准噶尔盆地前陆区、珠江口盆地南部坳陷带、东海西湖坳陷和琼东南盆地深水等。
1987年青海石油管理局和北京石油勘查开发科学研究院合作,开展了青藏地区的区域地质、遥感解译、油气勘探和地热地质调查资料的综合研究工作,编写了《中国石油地质志》卷十四(青藏油气区)(青藏油气区石油地质志编写组,1990)。
1994~1998年,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组织了科研生产一体化的科技工程项目,即“青藏高原石油地质综合评价与勘探目标研究”,下分3个课题——“青藏高原油气藏形成条件及勘探部署研究”、“青藏高原油气生成条件”和“青藏高原羌塘盆地及措勤、比如盆地中生代沉积特征与储盖层条件研究”,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到1998年底总计完成了以下工作:
(1)1:20万石油路线地质调查5541 km;1:10万石油地质填图71594 km2;实测羌塘盆地地层剖面163条,总厚度为156082m;措勤盆地63条,总厚度48552m。此外还收集地层剖面800条,选用了355条。
(2)1:20万的遥感石油地质解释83.3×104km2,1:50万的55×104km2。
(3)1:20万的重力测量25.4×104km2;航磁测量1:20万的39.9×104km2;大地电磁法(MT)18条剖面,共1900个测点,总长5619 km;二维地震勘探测线总长2640 km。
(4)有机化探路线2867 km,1:20万的面积测量4700 km2;集了近30000个不同类型的分析测试样品,集与鉴定大化石4365件,微体古生物化石3390件;古地磁样品5163件,进行了75项研究。
上述工作量主要集中于羌塘盆地。
主要研究成果已发表在5本专著中,《青藏高原羌塘盆地石油地质》(赵政璋等,2001a)、《青藏高原大地构造特征及盆地演化》(赵政璋等,2001b)、《青藏高原海相烃源层的油气生成》(赵政璋等,2001c)、《青藏高原中生界沉积相及油气储盖层特征》(赵政璋等,2001d),《青藏高原地层》(赵政璋等,2001e)。
专著着重研究了羌塘盆地、昌都盆地、左贡盆地(以上为羌塘地块)、比如盆地、仓木错-它日错盆地(以上为拉萨地块)以及岗巴-定日盆地、扎达盆地(以上为喜马拉雅地块)的区域地层、大地构造以及青藏高原海相烃源层油气生成条件、储盖层特征、岩相古地理特征、盆地内构造及其破坏作用等探讨得很详尽,建议也很明确。虽然专著涉及的地球物理工作方法多,内容很丰富,但是专著中公布的图件和解释使用得太少,令人对盆地的深部情况的分析感到依据不十分充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