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油价调整最新消息价格查询 新闻_今日油价大跌854最新消息
因为在近年来,房价的不断上涨,让很多人都感到很大的压力,而且长期以来,市场上也是不断的在散发关于房价的一些错误的言论,但是只要认真去了解,就会知道一些观点的问题,下面说说房价的走势最新消息?还有关于房价的走势误区有哪些?一起来学习学习。
房价走势最新消息
死穴之一:买涨不买跌
在2008年12月房地产跌声一片的时候,建议部分自住需求的市民可以适当考虑出手买房,有一部分买了,很高兴。然而有的购房者却认为房地产价格还会继续跌,坚持再等等,然而等到2009年房地产价格又上涨了20%的时候,急了,害怕自己不买别人会买了就没有了,会涨得更高,便不管多少价钱都匆匆忙忙地出手买房了,凭空冤枉多支付了十多万元甚至几十万元。
在房市,永远没有顶和底,也没有哪个人会知道未来跌多少涨多少。涨就是跌的开始,而跌就是涨的先兆。
解穴办法:当身边的人都在入市买房的时候,自己不要去凑热闹。因为凑热闹是要付出代价的。在别人恐慌的时候,自己一定要贪婪,在跌的时候买,在涨的时候卖。只有这样,才不会白白浪费自己的血汗钱。
死穴之二:不研究国家政策,盲目入市
经历过2007年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的人应该不会忘记,如果不出手,房地产价格就会炒的很高。而2009年,当国家的鼓励政策一出台,就应该意识到房地产价格要开始涨是必然的。这说明房地产价格完全是在的掌控之中。
解穴办法:政策鼓励而且政策很松的时候买,政策控制开始收严的时候密切观望。因为这些国家政策是直接的涉及到市场反应中的。
房价
死穴之三:攒够钱才买
这是一个的理念错误。其实正因为没钱才更要买房,否则的结果是等你攒到足够的钱时又不够了。很多老百姓每日精打细算,要攒到足够的钱才买房,有的甚至傻到去付全款。其实,购房一定程度要掌握窍门,首付越低越好,月供越长越好。
普通老百姓能够套到国家的机会就是房贷了,次购房利息又是如此优惠。当然,我们手中也要留有足够的可以的现金。
解穴办法:尽量用少的钱去买房。即使你手头有足够的现金。如你有50万元现金,可不要用50万元去买50万元的房子,多只拿出10万元就够了,剩下的40万元你一定要用来做,40万元一年如果你还赚不回还银行房贷的利息,那只能说明你连基本的理财能力都没有。无论是投到股市还是其他,40万元一年赚3、5万元远远比银行的那点利息高。
死穴之四:被动
很多老百姓看到房子多涨了以后,觉得自己上班辛辛苦苦好多年还不如炒一套房一转手赚得多,于是也忍不住加入了的队伍。殊不知是一个很专业的活,一不小心就被套。因为房子变现手续复杂、税费繁多、周期长,碰上调整,或者你的眼光不准,你就很难脱手,后只能被动的炒成房东。压了资金,耗费了时间,影响了工作,后心力交瘁,得不偿失。
解穴办法:千万不要有短炒的心理。要有一种长期的心态。如果自己要参与房产,可以选择参加房产理财俱乐部,让专业人士帮你赚钱,也比较稳定。如果自己要做,就一定要多方调查了解和研究,做足功课,对自己的资金要有一个至少2年以上的安排规划,也就是说在2年之内不会担心断供问题。
死穴之五:迷信学者
现在所谓的学者满天飞,各个领域的都在研究房地产。但每一个所谓的,其的言论背后一定有其根源。只要我们认真看一下这些所处的环境,就知道他在为谁说话。
解穴办法:普通老百姓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清醒,千万不要迷信所谓的没有任何实战经验整天纸上谈兵的学者(从某种程度上说如果要实在效果的话还不如去听一个可靠的经验丰富的一线房产中介人员的话)。其言论只能作为宏观参考指标之一。
死穴之六:买房可以一次性到位
这又是一个让很多老百姓犯理念错误的观念。有的老百姓甚至为了所谓的一次性到位花费了很大成本,到后来卖房时才发现自己是浪费的。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经济在发展,各种新的东西层出不穷。很多东西都在变化,也许你今天的想法是这样,但过几年你个人的家庭、工作、职业、经济收入等等都会发生变化,到那时你的和想法又会不一样。
如果你的经济条件好了,你肯定会不满足要改善居住条件;如果你经济不好,而你的房子了,为什么不可以卖掉换取现金来发展个人事业?
解穴办法:一次到位只是你现在的式的想法,中途任何可能都会出现。我建议你多只做5~8年的打算。5年以后会有什么变化,永远没人知道,好或者坏一定会超出你现在的盲目想象。
死穴之七:迷信广告语
很多老百姓获取购买信息的渠道来源于楼盘的各种广告。殊不知房地产广告是房地产开发商雇佣写手炮制的美好愿望,这个愿望能不能实现,主要的是取决于开发商的实力和良心。
解穴办法:要到现场去实地调查、走访、分析,找可靠的专业人士请教,找老业主了解真实现状。
死穴之八:只买不买贵的
只图房地产价格。谁都知道无好货。贵一定有贵的价值。而房地产市场永远是:的会越来越,贵的永远更贵。
解穴办法:无论是未来还是转手都容易。如果手头真的没资金,不好的买了也是负债资产。
死穴之九:租房不如买房
这个问题又是一个很多普通老百姓的观念问题。一直以来也有很多人在争执不已,打了很多口水战。在参照死穴八的情况下,如果你是个泡沫资产,买是一种很大的损失。我们来算一笔账:现在的商品房的月供和资金基本上是差距很大的。
根据我们的调查,月供5000元的房子,租金多只能租2500~3000元左右。而买房子首付加上装修和家具电器用品,至少前期也要拿出一、二十万元甚至几十万元,还要月供(一年也要好几万元)。但如果您先租房住一年二年,多也就几万元租金,您把这几十万元去做一些,赚回来的钱一定会比你支付的租金多。
解穴办法:在参照死穴之八的情况下进行选择买或者租。
死穴之十:用现在的眼光看未来
这又是明显的理念错误。有很多老百姓连通货膨胀是何物何因都不知道就在跟着恐慌通货膨胀,其实,有的房子已经提前完成了通货膨胀。现在好的未来不一定好。
解穴办法:要用未来的眼光来看现在。不要买已经透支未来很多年的房子。对于房子所处地段的规划是重要的。即使现在很差,只要清楚其规划,就不要担心。买房自住更是一种,要就一定有风险,如何把风险小化,把价值化,这是每一个要买房的普通老百姓要静下来思考学习的。
房价走势的误区
房价走势误区之一:房价十年大涨,早已买房的人大赚
这是典型的投资心态。社会上有一套房的家庭占大多数,一般家庭不大可能在房价出现巨大涨幅后抛售获利,毕竟中国人安居乐业的观念根深蒂固,为赚钱而卖房再租房的做法,恐怕得有先进的投资观念。所以不管自己的房子涨了多少,只要不卖,就不能实现这种收益。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纸上富贵。
由此来看,房价虽然涨了不少,可对于大多只有一套房的家庭来说,并没有什么实质性意义。
房价走势误区之二:知名经济学家说房价还要涨
经济学家在某些领域有智慧,不等于在所有经济问题上都在行,而且越有名的经济学家,恐怕越无时间搞学问。听到诸如10年内房价要涨3倍,房价还要涨20年......的言论,一定要仔细分析,别轻信。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想卖给美国7个字:中国会出兵朝鲜。虽然只有7个字,可是附有好几百页的材料来进行详细说明,但美国舍不得那点小钱,没有买,结果遭迎头痛击。现在这些言论,恐怕没有翔实的材料作为根据吧?
著名经济学家杨小凯曾说:中国的有些学者不是缺乏智慧,而是没有良心。1998年的时候这些人怎么不说房价要涨一倍?他们能否对买房人做出房价上涨的担保?当初说股市要涨到3000点的人是否补偿亏损的股民,哪怕是一分钱?
房价走势误区之三:严控土地则房价上涨
据北京市国土局二季度公布的土地供地,与去年相比,住宅用地总量减少450公顷,其中保障性安居工程减少了200公顷,商品住宅用地减少了250公顷。
从表面上看,土地供给下降,房价就会上涨。实则不然,因为土地供应减小,抑制的是新房市场不断提高的活跃度,而这将间接促进北京二手房市场发展,所以土地供应减少将抑制新房价格,上涨的仅是北京二手房的价格。
房价走势误区之四:买房后就一劳永逸
根据中国法律,业主对房屋建筑拥有所有权,但是对于住房的土地,并无所有权,多只有70年的使用权,而且从开发商拿到土地之日算起,如房子盖了3年,那么业主就只有67年的土地使用权了,如果又空置了2年,就只有65年了。
至于是重新向国家缴纳土地使用权费,还是以后就可以免费使用,或是由国家收回使用权,这在法律上仍是空白。所以,买房人在买房时,不光要看房屋的地段、交通等,还要看土地所有权期限。
房价走势误区之五:土地是不可再生价格就应上涨
其实,不光是土地,石油、煤、铁矿、铀矿等都是不可再生。可是这些东西是不是就会一直上涨,不下跌呢?国际油价暴涨暴跌,难道是因为它们成了可再生?
房价走势误区之六:建材成本上涨所以房价还要上涨
据测算,建筑材料成本仅占房价的20%,钢材不是房屋的独有的建筑材料,这样钢材占房价的比例就更低了。砖混结构的房屋用钢量每平方仅为10~30公斤。所以钢材涨价对房价上涨影响甚微。
同时,钢材价格持续上涨好几年了,这也使得企业盲目进行大量投资,仅今年已经建成的钢铁项目的产能就将高达4.1亿吨,而2004年中国生铁产量仅2.5亿吨,中期来看,钢材价格会不涨反跌。近市场上的钢价不就下跌了近千元一吨吗。
因此说,钢价涨并不是房价走势涨的理由。
房价走势误区之七:经济发展收入提高房价也应涨
不错,中国这两年收入提高较快,但如一个人年收入3万,一套房价90万,就相当于这个人30年的收入。可是房子不像一般的消费品,是要用一二十年的积蓄来购买的。
又如一个人年收入3万,一套房价60万,相当于这个人20年的收入。若收入与房价年均上涨15%,20年后不吃不喝,也仅307.35万的积蓄,可是房价却已涨到854万了。所以房价涨幅应大大低于收入增长。
上面有关房价走势最新消息,房价走势的误区的全部知识,在如今,我们在买房的时候,不管是因为房价不断的在上,还是下跌,我们在买房的过程中,必须要谨慎,千万不能有有侥幸的心里,避免上当受骗,这样就会损失更多的钱财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